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工程硕士,项目管理硕士

本版版主

pulison
登录:2021/8/4
次数:383
注册:2007/5/8
发帖:393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如何轻松拿下PgMP?免费学习机会--.
国际项目组合经理PfMP访谈:张富贵
由PMO评论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PMO大.
如果不参加这次直播你会痛失一次学.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IT项目管理圈
圈主:simware
行业:IT软件

管理者论坛
圈主:maurice9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经理职业生.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宝.
圈主:wenyu2010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软件项目经理水.
圈主:camer
行业:IT软件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6年4月~2007年4月) [发表于 2011/4/27]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2406   
《项目管理技术》2007年第五期--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6年4月~2007年4月)
王守清 王媛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 北京 100084)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特别是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2006年4月至今的最新发展情况,包括有关研讨会、教材建设、论文标准草案、质量调研、与IPMA的合作实施和网站建设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项目管理 工程硕士 研究生教育 培养体系

1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最新发展

继全国已有96所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批准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单位之后,2007年全国仍有10所高校申报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权,虽然申报单位数比往年少,但仍是40个工程硕士领域中申报单位数比较多的(排第3位)。经学位办和教指委于2007年3月30日组织的专家初审,6所大学通过初评,另有2所有条件通过,待学位办和教指委4月底最后审批确认。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培养单位成员数肯定将超过百家,成为40个工程硕士领域中最大的协作组之一。

据悉,能够获得批准的学校所必须具备的最低要求(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是:①已有项目管理相关支撑学科(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技术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以及工程背景学科)的全日制工/理/管理学等硕/博士培养权;②这些学科已有3届硕/博士毕业生;③相关支撑学科的师资、研究实力较强,且与企业有较多合作。另外,对其他工程领域适用的条件同样适用于项目管理领域,如:①所申报新增培养点所在行业和区域的社会需求大,而且这种需求是比较长期的;②申报单位在过去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自律情况较好,如录取GCT百分位成绩30%以下考生的数量没有超出一定比例。

对项目管理领域而言,社会需求是很大的。继2005年10月全国报考项目管理领域考生的人数一跃成为40个工程硕士领域最多之后,2006年10月全国报考项目管理领域有17140人,占40个工程领域总报考人数(92833人)的18.5%。但需要警惕的是,虽然项目管理领域2006年的报考人数比2005年的12551人(占当年所有领域总报考人数81504人的15.4%)增加了4589人,占总报考人数的百分比上升了3.1%,录取人数7957人也比2005年的5752人增加了38.3%,但从生源质量上来看,2006年项目管理领域考生的GCT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是67.9分,下滑至第11名,比起2005年的录取成绩68.8分、位居第7的好成绩下滑较大(参见表1)。但从全国总体趋势来看,虽然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和排名有所下降,但2006年项目管理领域在人数剧增的情况下的录取成绩比全国所有领域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65.5分高出2.4分,而2005年项目管理领域仅比全国所有领域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67.0分高出1.8分,录取生源的相对质量反而有所增加。

表1 2006年GCT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排名前12位的工程领域

序号 领域名称 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排名 实考人数 录取人数 GCT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

1 集成电路工程 717 23 599 372 82.4
2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229 34 190 112 77.4
3 生物医学工程 162 38 146 71 75.2
4 航空工程 361 30 329 238 70.9
5 电子与通信工程 9398 3 8271 5240 70.6
6 动力工程 1196 18 1027 582 69.2
7 软件工程 3354 8 2850 1779 68.9
8 仪器仪表工程 466 27 417 255 68.5
9 光学工程 147 39 126 78 68.2
10 制药工程 413 28 354 196 68
11 船舶与海洋工程 288 33 253 179 67.9
11 项目管理 17140 1 14493 7957 67.9
合计 所有40个领域 92833 80226 47213 65.5


同项目管理一样,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这两个领域也备受关注(参见表2)。从实考人数上来看,2006年计算机技术领域依然以10343人位居第二(2005年是8832人),而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也同样以8271的实考人数位居第三(2005年是8453人)。这两个领域的GCT录取成绩百分比均有所下滑,计算机领域由2005年的68.5分(排名第9)下降到66.5分(排名第16),平均成绩下降了2分;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由2005年的73.8分(排名第3)下降到70.6分(排名第5),下降了3.2分,但项目管理领域的录取成绩仅由2005年的68.8分下降到67.9分,下降了0.9分,同比下降较缓。从历年各领域与全国所有领域的录取成绩百分比平均值比较,这个现象尤为显著。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2005年高出全国所有领域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6.8分,2006年高出5.1分,虽然仍保持了较高的分数,但相对来看录取的生源质量反而是降低了;计算机领域2005年录取成绩高出全国所有领域录取百分位平均值1.5分,2006年仅高出1分;而项目管理领域2005年高出全国所有领域录取百分位平均值1.8分,2006年却高出了2.4分。在生源继续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相对全国趋势录取生源成绩反而有所上涨。另外,因为整个工程硕士的录取百分位平均值成绩出现下滑,是否表示工程硕士的整体生源来源和质量均出现下滑,或者是2006年的GCT考试更难了?不管怎样,保证工程硕士的生源来源和质量是所有工程硕士培养单位下一步要慎重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保持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持续发展,将是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也是与管理相关的工程硕士领域,因此更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通过分析它们的情况所发现的问题和经验,将更具有参考价值。物流工程领域2006年的实考人数比2005年略有增加,但录取成绩百分位平均值却由2005年的70.9分下降至67.5分;工业工程领域实考人数由2005年的3657人下降至2006年的2755人,平均成绩则由2005年的67.1分微升到67.3分。面对这两个领域考生人数趋于减少而成绩下滑或基本不变的形势,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所有培养单位必须有忧患意识,特别是目前报考人数的数量级增长已使市场基本上趋于饱和,未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样应对,必须事先找出问题,并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表2 部分领域2005年、2006年报考人数和GCT录取成绩比较

报考人数 实考人数 统考成绩 录取人数 录取成绩 录取成绩排名 报考人数 实考人数
统考成绩 录取人数 录取成绩 录取成绩排名
项目管理 12551 10524 50.7 5752 68.8 7 17140 14493 50.3 7957 67.9 11
计算机技术 9988 8832 53.4 5176 68.5 9 11657 10343 53.4 6528 66.5 16
电子与通信 9705 8453 59.6 5229 73.8 3 9398 8271 57.1 5240 70.6 5
物流工程 1666 1438 55.7 858 70.9 6 2300 2002 54.2 1254 67.5 13
工业工程 4313 3657 48.5 2068 67.1 12 3163 2755 49.8 1566 67.3 15
所有40领域 81504 70002 50.6 39688 67.0 92833 80226 50.5 47213 65.5


2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最新情况

2.1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研讨会

为了更好地协调各培养单位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推进教育工作改革,促进质量提高和特色形成,协作组在过去的一年召开了领域会议以促进交流。

2.1.1 全国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项目管理概论》师资培训与教学研讨会

2006年5月18~19日,由协作组主办,南开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中心承办了全国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项目管理概论》师资培训与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主要针对《项目管理概论》这门课程,分别由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培养单位推荐的优秀教师进行了示范教学和交流。

2.1.2 第二届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

2006年10月18~19日,由协作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办了第二届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推出了协作组委托上海交大提出的分行业指导性培养方案建议和北航起草的学位论文标准(征求意见稿,详见2.3节),重点讨论了领域中现存问题和应采取的自律、管理和监控措施,并征求了对2007年启动的培养质量评估和抽查的实施建议。另外,在会上,上海普华科技发展公司表示其相关培训课程将对协作组各培养单位免费开放。

2.1.3 全国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项目计划与控制》师资培训与教学研讨会

2007年5月12~13日,由协作组主办,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项目计划与控制》师资培训与教学研讨会即将在天津大学深圳研究生教学基地召开。会议主要针对《项目计划与控制》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的专题研讨和相关师资培训,从而规范《项目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工程硕士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该会议现处于最后的筹备阶段,已有来自相关单位百余名代表报名参会。

2.2 项目管理领域核心教材的建设

2006年12月4~6日,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程领域培养指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协作组所推荐的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联合主编的《项目管理概论》获得全国教指委的批准和资助,将作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第1本核心推荐教材。目前,该教材正在积极的编写筹备中。届时,作为教材建设工程的成果之一,该教材将被冠名为“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予以正式出版。

2.3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草案的制订

2006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上,受协作组委托,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起草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该标准就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论文选题、形式、内容,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评审、答辩、学位申请与授予过程,以及指导教师资质等提出了细节要求,利于培养质量保障的实施和各校之间培养质量的比较。现该草案正广泛征求意见,望各界给以合理建议以求完善。

2.4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调研和保障

鉴于2005年和2006年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报考人数的数量级增加和录取/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为确保项目管理领域的培养质量,保证其更好的发展,教指委于2006年11月下发了秘书处[2006]第53号文件,对17所培养单位进行初步质量抽查。在各校研究生院的积极配合下,于2006年12月10日前,完成了对这17所培养单位的数据采集工作。

2007年3月14日,教指委下发了秘书处[2007]第4号文件,决定安排专家组对8所培养单位就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2007年3月15日至4月10日,在协作组的配合下,实地调研正式启动,调研内容为项目管理领域已录取工程硕士生的原毕业学科、现所在单位及从事的工作;第二阶段考试中项目管理领域的考试科目、试题内容和考试成绩分布;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已修课程考试试卷及成绩分布;承担该领域工程硕士生培养工作的学科及所属院系;承担指导该领域工程硕士生的导师情况;已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合作企业的名称、规模及提供的课题数量,已确定的项目名称;合作企业能提供的企业导师的情况以及所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教指委指派的专家组在被调研的培养单位召开研讨会,由各校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本校情况,双方进行沟通交流,并实地查阅相关材料。调查结果现还在讨论整理当中,学位办和教指委将根据调研情况出台相应措施。

2.5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接轨

2006年4月7日,在协作组的努力下,教指委、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暨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中国认证委员会在清华大学签订了《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的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与IPMA/IPMP合作的开始。获得认可学校的工程硕士或已完成培养方案所要求课程学分者可免除专业资质认证的笔试,只需参加认证面试且只需交纳7折的认证费用。

2006年6月27日,经教指委和认证委员会的联合审核评估,在29所申报院校中批准了第一批共8所试点院校,并于10月18日,在上海召开的培养工作研讨会上,由协作组公布了合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稿)。

2006年12月14日,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携手组织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与IPMP合作后的首次正式认证,其中有46位C级学员、5位D级学员。最后,共37位学员获得了C级证书(通过率80.4%),D级认证全部免试通过。在此之前,浙江大学于2006年11月进行了小规模尝试,有15位C级学员并入IPMP上海财经大学社会考点一起进行了面试(因为人数过少,不能单独组织认证),通过率100%。其他试点单位也正积极推进,将在今年10月前陆续组织认证考试。

另外,与劳动部/CPMP的签约将视与IPMA/IPMP的合作情况再决定是否正式签约,与PMI/PMP正在探讨新的合作形式,如采取对学校而不对个人进行认证的方式。

2.6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网站的建立

2006年9月,协作组建立了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网(www.meng-pm.org),并于上海召开的教学研讨会上对与会培养单位进行了公开测试。网站主要设立了七个模块,分别为“简介”、“动态”、“上级文件”、“会议”、“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团体合作”。本网站开创了工程硕士40个工程领域的先河,是目前专门针对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惟一官方性网站,发布领域最新资讯和重要通知,计划今后部分数据采集和信息反馈工作也都将通过此网站运行。

3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为追求“规模”而过度发展

目前,个别培养单位不顾实力,盲目过度招生,结果造成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详见表3),且不说教学资源的不足(如一些本应由教授、副教授上的课程却由经验不够丰富或教学效果不够好的老师甚至培训师顶岗),仅指导近2万多名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论文工作,难度就可想而知。另外,缺乏具有项目管理实践经验且授课效果好的师资,更彰显了这种盲目发展不能保证培养质量的严重后果。

表3 部分培养单位信息

序号 培养单位 2005年录取人数 2006年录取人数 2007年 录取人数 导师人数 授予学位数 在学人数 已通过开题报告人数
1 XX大学 401 333 449 61 55 904 326
2 XX大学 63 120 531 38 3 183 3
3 XX大学 275 551 770 137 0 819 136
4 XX大学 72 141 324 41 0 208 0
5 XX大学 64 255 699 20 0 319 53
6 XX大学 69 269 669 82 0 338 51
7 XX大学 63 131 647 160 0 191 50
8 XX大学 99 180 311 115 0 269 0
9 XX大学 102 243 475 94 0 342 48
10 XX大学 99 120 147 68 0 219 45

3.2 为追求“层次”而变身发展

追求高办学层次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有相应资源特别是师资支撑,这才是有序和科学的发展。但有些单位不顾自身实力,不注意结合工程,与项目管理相关的自主研究和应用成果不多,特别是没有太多针对中国文化、传统、社会/政治/法律/金融体系等特点的研究成果,偏重于纯管理,把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按照类似于MBA的方式培养,结果反而制约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办学层次的提高是长期基础工作的积累,只有扎扎实实地培养人才,以质量求发展,才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因此,要加快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的探讨,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大纲、质量标准、评估体系等细节问题进行研究,要努力寻找和发展可反映本校优势,并结合工程行业应用的特色教育。

3.3 为追求“效益”而肆意发展

效益,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讲办学效益是不对的,但只讲眼前的经济效益不讲长远的社会效益是一种短视行为。个别学校或有关人员办学目的不端正,把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作为继MBA之后的另一个创收来源,混淆学位教育和在职培训,交给培训机构“贴牌”培养;有的培养单位几个不同院/系多头招生,造成同一学校同一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的多重标准,激烈争夺生源。

4 对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目前,国务院学位办已经把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各校,各校可以自主进行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的确定,自主控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自主进行工程领域的设置与建设,对工程领域进行培养质量的检查与评估;自主确定招生方式与录取办法,以及对招生过程的监督;自主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筹措,以及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各校虽然有了自主权,但这是以学校的声誉为代价进行博弈的,所以各培养单位就更要秉承质量为本的原则,树立自律意识,强化自律观念,认真处理好自主办学和自律与监督的关系、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行业特色与办学水平的关系、办学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并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

4.1 重视人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必须要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待工程硕士学员,我们要牢固树立关心、尊重、理解和服务的观念,从教学内容、目标到方法的选择,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对待教师,除了扎实严谨的理论知识外,一定要具备工程实战背景,并且有优秀的授课能力,引人入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明确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是同一层次、不同侧重的学位,是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而设立的,要有工程观念、市场观念。因为培养质量的最后甚至是惟一的检验标准就是市场,所培养的项目管理学生应该确实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管理效益的能力,各培养单位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培养模式和论文标准等,办出自身特色、办出自身水平、办出自身品牌。

4.2 审视目标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理念

必须正确认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深刻理解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的内涵,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讲求质量、注重质量的理念,形成合理的、适应需要的育人发展格局。但有些人总习惯性只看到两者的对立,看不到相统一的一面,在实践中表现为或是有意无意地牺牲质量以换取数量的增长,或是以保证质量为借口而固步自封。我们要明确规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导致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可以避免的,是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是人为主观臆断造成的。只有数量规模上渐进发展,才会为质量的长效性、可持续发展性夯实基础。

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项目管理领域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招生人数都堪称最大,是整个工程硕士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办与教指委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但是,部分院校由于过度招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目前进行的质量调研也正是为了充分掌握各院校的具体情况,为学位办和教指委进行下一步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4.3 重视协调发展,树立多样化的均衡理念

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规格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单一的、统一的质量观,必将束缚人们的思维,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和思维定势。在我国教育进程中,“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标任务机制下的人为推动,正逐步让位于市场机制下的自然适应。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教育要发展,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仅要从教育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按照发展规律办事,还要处理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接轨,在国际化浪潮中保持良性互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局限性,教育是一个特殊产业,担负着对社会多方面的责任,具有投资的迟效性、回报的长期性、需求的巨大性等特点,无法与单纯的追求利润为最高目标的市场机制完全融合。目前,部分培养单位在招生过程中,各类不良竞争行为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市场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建议各校对工程硕士自行招生,尽量减少甚至取消代理招生,如必须要设立代理招生点,则要限制数量,但教务和学籍管理必须由学校负责;同时,要逐渐减少“先上车后买票”的情况。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拥有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拥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丰富的生源保障,拥有各培养单位的积极推进和创新改革,这些都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相信只要在突出培养质量和教育特色的前提下,继续稳步、适度的发展,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教育工作一定可以取得更大成效。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pulison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上海
发帖 393篇
注册 2007/5/8
PM币 2600
经验 1525点

Re: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6年4月~2007年4月) [回复于 2011/4/27]
路过
1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jansonchen1982


职务 无
军衔 无军衔
来自 上海市
发帖 6篇
注册 2011/4/27
PM币 7
经验 9点

Re: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6年4月~2007年4月) [回复于 2011/4/28]
O(∩_∩)O~
2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peyton1208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陕西省
发帖 23篇
注册 2011/4/28
PM币 15
经验 70点

共1页  97 [ 第1页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