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PMP理论与实践互相印鉴与结合
[ 2019/7/9 11:53:54 | By: Tina001 ]
 

  俗语有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网络也流行一句,“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其实这两句话都不差,前者是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后者则道出理论对于实践的支持作用。其实在任何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学习理论,学到的只是非常苍白的知识点,没有实践过就难与有真真实实的“感受”,所有东西都凭空去想象、理解,靠死记硬背的认知,记忆难以持久;另一方面,如果只有实践,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去支撑理解,就难以把各个细节、现象通过逻辑关系串联起来。而学习PMP亦是同样的道理!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没有项目管理经验,怎么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呢”,PMP虽然叫“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但并非时候只有项目管理人士才会用到它,它的理论体系毫不夸张的可以说,是适合用于几乎每一个领域的,哪怕你只是一个前台文员,你要去完成一个领导交给你的文职工作——去为即将到来的重要客户做一个简单的欢迎布置,难道这不需要启动(譬如接收到指令)、规划(譬如计划一下是如何部署,是拉横幅写欢迎词?还是立牌和放花篮?)、执行(譬如具体去操办相关的事情)、监控(譬如要看看横幅是否准时送到、字有没有印错,错了要怎么改)和收尾(事后收尾及向领导汇报)这五大过程组?难道不需要涉及整合、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采购、沟通、风险、关系人这十大知识领域?既然连一个前台文员的工作都可以套上PMP的理论,那就更别说各位目前负责的重要的岗位工作了!

  既然理解这个,那我们下一步就要讨论,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个“结合”我觉得可以分三步来实现。

  首先,初步理解理论体系。我们得先初步理解一下PMP的整体架构理论,这也正是我们第一步所希望的——挑主干理论来精读。仔细读完这本书的话大概需要一周,但这一周下来,基本对PMP的理论体系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了。

  其次,用实践去印证理论。这个时候,我们就得拿出《PMBOK指南》了。我们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抽取一件比较常规的事项,逐步按照PMP的理论,以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用新学到的PMP理论体系方法去做一遍,启动阶段要做什么、规划阶段要做什么,执行要怎么执行、监控得如何细化,收尾要做哪几块工作,严格的按照《PMBOK指南》上的方法论来,把每个环节相应的工具与技术都用上,同时也思考一下为什么用这些工具与技术而不用别的。尤其要重视的是一些重点环节,如创建WBS、估算活动资源、制定预算、QA、QC、风险登记册等,这些都是比较繁琐且复杂的,必须投入足够的耐心把它完成。只要按照这样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抽取事项作为项目套用PMP的方法论来开展,1-2套流程下来,保证把PMP的知识点了然于胸,而且也不会耽误日常工作,更是有利于验证之前的工作方法是否合适。这一个环节一般也只需要一周。

  最后,题海战术。理论与实践初步结合后,我们还是得回归到最终目标——备考,既然是应试,那中国人最厉害的一招“题海战术”可不能漏掉,不过这个时候做题的话应该是非常轻松清楚的,遇到题目大部分都可以直接选,只有少部分可能排除一些杂项后要二选一,针对这些回头认真研究一下考点出处,翻翻书,基本就解决了,其实题海战术的重点是提高做题的效率,因为PMP考试里面其实时间是非常紧凑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效率,很可能会从整体上影响分数。

  当然了,除了上面说的3步理论与实践结合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找一个专业的培训机构认认真真的去上一套培训课程。

  PMP的含金量还是蛮高的,我在备考PMP的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及方法论用到负责的几个项目上,发现能大幅提高项目的效率!特别是国人负责项目,在事前规划、监控两个过程组上的功夫还是非常薄弱的,通常都是把时间摆在第一位,拼命的赶工,结果往往为了赶时间而忽略了规划和监控,却又导致耽误了整个项目的时间。所以在PMP这条路上,比起得到的证书,我感觉得到的更宝贵的是一些我们应该掌握平时又容易忽略的知识理论,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建议大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备考PMP的原因。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