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nero]的博客:
http://magicnero.mypm.net
爱因斯坦脑结构揭密


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死后,大脑被人取出,之后下落不明。爱因斯坦大脑的下落,以及这颗堪称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成为20世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
    爱因斯坦大脑被切成240块
               
   1955年4月18日凌晨1点15分,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医院撒手人寰,享年76岁。当时托马斯·哈维是普林斯顿大学病理科主任荣幸的 成了解剖的医生。哈维在征得爱因斯坦长子汉斯的同意后,悄悄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取出,以留给科学界做进一步研究。汉斯与内森的条件是:

             
   在切下爱因斯坦的大脑之后,哈维仔细地测量了这个脑子后,他将整个脑子切成240块,每一块的位置都有详细记录并贴上卷标。最后,他找到宾州大学一位最 权威的实验室技师,进一步处理那些脑块,并选择代表脑子各个部位的脑块,制作一组切片,固定在供显微镜观察的玻璃片上。于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分别装进了10 个储存组织学切片的盒子里,以及两个大玻璃瓶中。
   大脑内部结构确有特殊之处
             
  上世纪80年 代,科技高速发展,哈维重新开始对爱因斯坦大脑进行研究。1985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神经科学家戴蒙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检验了四块爱因斯坦大脑 的皮质。他们发现,爱因斯坦的左顶叶,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的比例不同于常人。神经胶细胞是神经元的支援细胞,神经元执行的功能越复杂,越需要神经胶细胞的 支持。戴蒙教授据此得出结论,认为爱因斯坦的革命性成就,与其发达的神经胶细胞有关。
             
   1996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柏名顿分校神经学助理教授安德森发现,爱因斯坦的右前额叶皮质(运动区)比对照组薄,可是皮质中的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无 异。换言之,爱因斯坦的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密度较高。安德森推论,这表示爱因斯坦大脑皮质神经元有较佳的传讯效率,因而可以解释爱因斯坦的超卓天才。
             专家认为爱因斯坦聪明得有道理
             
   最幸运的研究者是加拿大汉米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维特森博士。哈维不仅借给她19块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研究,同时还将切开大脑之前拍摄的原始照片与记录 一并交给她。维特森教授在研究中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在两方面与常人显著不同,果然是“聪明得有道理”。1999年,维特森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 发表了她的研究报告。
             
   首先是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这造成爱因斯坦大脑宽度超过普通人15%左右。报告指出,位于大脑后 上部的顶下叶区在视觉空间认知、数学思维和运动想象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区域的异常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为什么爱因斯坦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其缺少常人大脑中的一种皱沟。该皱沟通常位于大脑皮层相邻的脑回之间,一般横贯顶下叶区。研究人员推测说,缺少这一皱沟很可 能会导致位于顶下叶区的神经元彼此间更容易建立起联系,因而使思维更为活跃。维特森说,根据对目前她拥有的大脑标本的分析,爱因斯坦大脑的这些特点是惟一 的。

magicnero 发表于 2007/7/12 12:31: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